-
復讀學校推薦四川成都 2024-08-16
-
近視能否當兵?體檢如何準備?17條干貨攻略來了…… 2023-01-13
-
速遞!2023年1月四川教育考試月歷新鮮出爐! 2023-01-01
如今,老年人也成了網(wǎng)絡“新寵”——最近,趁著9月開學之際,一位68歲上海退休教授也加入了“老年網(wǎng)紅”行列。他的走紅,源于撰寫了一篇名為《牛蛙之殤》的文章。這篇文章文風真誠,觀點犀利,作者大膽炮轟“幼升小牛蛙戰(zhàn)爭”,字字扎心。撰寫此文的退休老教授更是被網(wǎng)友親切地稱為“牛蛙外公”~
下面我們來讀讀網(wǎng)紅“牛蛙外公”的這篇文章。
1
我今年68歲。
在國家級研究所為祖國的科研事業(yè)奮斗了一輩子,也倔強了一輩子,素不服老!
但剛剛,在我6歲外孫身上,全家人一場耗費3年的“牛蛙戰(zhàn)爭”,以失敗告終。
現(xiàn)在,我覺得不止我的臉上、心上,連這些文字的樣子,都長滿了苔蘚與皺紋。
尤其當時從醫(yī)院回來,看著才6歲大的外孫,仿佛天真的眼里也長滿了褶皺的血絲。
他患上了抽動癥,全名叫“小兒抽動穢語綜合癥”,是一種慢性神經精神障礙疾病,雖不嚴重,卻很難治愈。這次去復查,孩子沒有明顯好轉,依然不由自主地挑眉毛、眨眼、亂蹬腿。醫(yī)生說只能從心理著手,開點藥便讓回了。
作為家長,我們在過去的教育中,總告訴他不要亂動,要乖乖的坐好寫字、看書……現(xiàn)在他這樣的抽動,豈不是潛意識里的反抗?
2
大概三年前,我的愛孫還是3歲的年齡,懵懂無知,被我,還有他的父母推向了“求知若渴”,開始備考上海四大民辦小學的招生考試。
是的,提前三年。
只因在上海有個不成文的說法:小孩考上上海四大民辦小學,是牛蛙,若沒考上,是青蛙。為了備戰(zhàn)“幼升小”,往往從3歲開始,就被家長打雞血,以便贏得這場“牛蛙戰(zhàn)爭”。
這四大民辦小學,就像上海灘時期的四大家族,處于金字塔頂端,是所有家庭擠破頭的地方。
孩子的媽媽,我女兒,公務員干了十多年。希望外孫按照著名民辦小學——著名民辦初中——著名公立高中——清華北大交大復旦和海外常青藤的“牛蛙”式路線成長,也是她在孩子剛3歲時,便開始了“牛蛙模式”的計劃,率先狠下心來讓孩子放下口里的咿咿呀呀,而步入各種培訓機構開始念起ABC。
孩子爸,我女婿,中學起就在國外生活讀書,算個海歸。關于孩子的教育,他沒有我女兒那么激進,卻也不怎么太管細節(jié)。起初他對“牛蛙模式”的教育心里存疑,但也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法和說服妻子的理由,所以也不置可否默許了這種“操作”。
我本人,之前在科學院研究院擔任教授,退休后唯一一件工作就是陪外孫成長。因像我們這樣家庭,第三代能否成才,決定著我們這一輩或者我女婿女兒這一輩,我們所奮斗來的社會地位與資源階層,能否得到很好的傳承。很不幸,基于這樣的考慮,在外孫的教育問題上,我選擇站在女兒這一邊。
我搞了一輩子研究,做了一輩子學術,我不迷戀權貴,也不迷戀錢財,但有一點是我所始終秉持不棄的,那就是家學。
我曾做過一個社會研究:在近百個中產家庭里,往上翻三代,雖然絕大部分都是農民,但卻都是比較有文化積累與文化覺醒意識的農民,唯一的區(qū)別就是底子的薄厚而已。有句土話叫龍生龍,鳳生鳳,老鼠的兒子會打洞。雖然歷史中也有“王侯將相寧有種乎”的豪言壯語,但不幸的是,前者是注定,后者是宿命。
比如眾所周知的梁思成和林徽因,都有極其深厚的家學背景: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自不必說,林徽因的父親曾在民國時期擔任過政治部部長、北京國務院參事、司法總長等要職,還創(chuàng)辦過學校。
就連現(xiàn)在很火的年輕人高曉松,都有一群搞科研、畢業(yè)清華的親戚。
這就是社會精英階層的傳承總規(guī)律。
3
今年高考時,我看到北京的狀元說了這樣一段話:“如今中國農村的孩子,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。像我,屬于中產階級的孩子,而且還生在大城市,所以教育資源上享受著得天獨厚的條件,這就決定了我能比農村孩子走很多捷徑……”
我驚嘆于這個學生睿智,在小小年齡就已經懂得了我用了半輩子才看穿的本質。我也恐懼與他的早熟,這種意識的萌發(fā),預示著未來的兩極分化已是大勢所趨。
這就是我忍痛割愛,支持小外孫走上“牛蛙道路”的原因。我知道這樣會讓他喪失可愛,但我寧愿他失去可愛,變得可憎,但也不能讓他長大后變的可賤。
這三年,我們整個家庭的精力都在這個小娃娃身上。我不知道他的小小腦袋能裝多少東西,但他的每一天,都被我們特別是孩子她媽用各種跨年齡層的知識填滿了。我女兒對孩子的每一天、每一周、每個月都設置著不同的考核,她將這叫KPI,她要求孩子記的第一個單詞就是“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”。
她說這是最行之有效的教育。
早在之前上幼兒園時,孩子他媽媽便主張讓孩子去私立幼兒園,認為起碼等到上小學時,孩子能有一口流利的英語和好背景,更具競爭力。
而孩子爸的意思是希望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別給孩子太大壓力,讓他盡情地去學他喜歡的足球。等到初中在計較學校好壞。女兒一聽就炸了,立馬反駁道:“這是逃避,而不是從根上解決問題,如果現(xiàn)在去一般的公立幼兒園和小學,小初升根本沒有機會去好的學校!”
我知道她的擔憂所在,因為在上海,從公立學校考上復旦這類名校的機會,基本都被壟斷在幾家重點高中里。而這些重點高中的名額,又基本被民辦初中的孩子提前預定了。
4
有一天早上,外孫說他肚子痛,他媽知道這是他不想去培訓班裝病,便說:“那我?guī)闳メt(yī)院打針吧”,外孫立馬說不疼了,快出發(fā)去上學吧。
到了培訓班,他媽媽走了,他給老師說肚子痛,并加了一句“老師別給我媽媽打電話,給我外公打?!?/span>
那天我?guī)谕饷媪镞_了一圈,吃了冰棒,最后還帶他回了班里。臨走時他拉著我問:“外公,我什么時候才能玩啊?”
我說:“等你長到像外公這么大的時候?!?/span>
他天真的想象力似乎有了盼頭,又問:“那到時候你就能陪我玩了?”
我笑了笑:“那時候外公就不在了。”
“那我一個人玩還有什么意思?”我沒想到他會說這么一句,竟一時語塞,無言以對。
就這樣,我們剝奪了外孫幾乎所有本該擁有童年的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。女兒在不間斷的在關注上海四大名校招生政策的變化。
據(jù)說考進去越來越難,每年的錄取率低到5%。而除了孩子,學校對家長的考核也越來越多、越來越嚴。比如通過父母對體重的控制來看家庭的修養(yǎng),通過父母的工作背景來看孩子未來的發(fā)展規(guī)劃等。
5
說個可笑的:3個月前,女兒突然讓我和孩子他爸開始嚴格控制體重,要不是前不久的新聞,我真不知道為什么突然女兒看著我的啤酒肚這么不順眼。
從家長體重看家庭的自律能力!簡直荒謬,愚昧!這和奴隸社會中奴隸主挑選奴隸的方法有什么不同?肚子大一點就證明這個家庭沒有自律能力了?就算是,然后這個6歲的孩子未來就沒有前途了?
我外孫在面試一所小學時竟然遇到這么一道題,這個題是什么呢——說說唐宋八大家都有誰?如果我在現(xiàn)場,我真想問問那個大概30歲左右的考官,敢問要不是因為出這道題,你能說出唐宋八大家都有誰嗎?
聽孩子他媽講,那天孩子因為過度緊張,當著面試官直接就哭了,面試官還不屑一顧的問怎么還哭了?簡直是個逼子!
這樣稀奇古怪不著邊際的面試題還很多,讓我趕上一次,考官問崇明島在上海的哪個位置,聽說好多個孩子都回答的類似上面、中間,而我外孫回答的“發(fā)光”、在發(fā)光的地方”,雖然我也不知道他說的發(fā)光是什么意思,但我覺得并不丟臉,丟臉的是出題的這幫變態(tài)!
受了這么多苦,講了這么多理,犧牲了一個兒童最珍貴的三年,應該能得到一個該有的回報吧?
然而,很不幸,在最有希望上的學校的最后一輪面試時,孩子竟然出現(xiàn)不自主擠眉弄眼、聳肩等癥狀,其實他平時也有,但我們并沒注意,學校說這是幼兒抽動癥,雖冠冕堂皇說很多孩子都有這病,但最終還是很隱晦的以此拒絕了。
醫(yī)生說這是由于長期壓力導致的病癥,而在這么小的小孩身上,多由于身邊事物引起的心里緊張。我們那時沒有心情解釋,雖然都揪心孩子的健康,但更傷心失去了進入名校的機會。
孩子能讀出我們臉上的失望,非常懂事的問:“我是不是讓你們失望了?”
我們沒有說話,我們確實有點怪他,但怪到最后都知道,這不是他的錯。
最令孩子他媽崩潰的是,鄰居家的孩子幾乎和我們一起開始“牛蛙戰(zhàn)爭”的,他們家的孩子順利進入了“四大家族”其中之一。我女兒當即提出找關系讓孩子晚一年上學,等明年再考一次。
中國式攀比往往不來自階級,而來自街坊鄰居。我們家一直都要比他們家優(yōu)越,這次反倒讓他們壓了一頭,受到了嘲諷與看不起,這個氣讓我們難以下咽。
終于有一天,孩子他爸一反常態(tài)的叫他媽和我一起開會,還特地把孩子的爺爺奶奶從老家叫到了家里,5個人一起商討一件大事——辦投資移民,過兩年讓孩子她媽陪孩子去國外念書。
“我想我兒子已經受夠了這種日子,我也受夠了!連牛蛙都未見過,怎么變牛蛙!經過這三年,回頭想想,每天都看著他都在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與幼兒園,我們用高計量、高添加的飼料催著他長大。這些年對于上海這些學校的德性我也算是領教了,既然孩子無法成為牛蛙,我們就讓他做青蛙啊,我寧愿讓他做童話里最丑的王子,也不想讓他做餐廳里被點的最多的名菜?!迸瞿翘焓且赃@樣的話開場的,義憤填膺。
這個想法出乎意料,以至于當場我們其他4個人聽完都呆了。后來聽他陳述提到這個想法的原因才發(fā)現(xiàn)他已經偷摸著研究這事兒很久了,甚至還跑了幾趟辦移民的公司,歸根結底他的立足點就一句話:教育規(guī)劃要趁早。他舉了他同事家孩子和他自己的經歷為例,告訴我們越小移民、越小出國越好。因為這樣能更為系統(tǒng)的獲得國外的教育、培養(yǎng)和融入,讓孩子獲得最為健全的成長。女婿提到西方“健全的教育體系”時拋出一個觀點至今讓我覺得意味深長,他說什么叫健全的教育?就是童年屬于自己,中年也屬于自己,老年還屬于自己。
媽媽沉默良久,才說:“那就讓孩子上個公辦學校吧,明天讓他休息一天,后天我再帶他去其他學校試試……”
孩子他爸竟然當著我們3個家長對我女兒拍了一下桌子讓她閉嘴,并說道:“公辦學校也得有好的學區(qū)房,好一點的像房子一套都上千萬!面積又小,即便孩子能上學,咱們一家人蝸居到那屁大一點的空間,你覺得孩子就能優(yōu)秀?而且很多學區(qū)一年一個劃法,一年一個政策,求得了一時也求不了一世!能力強的小學生可以去考民辦初中,或公辦初中的特色班,若不強呢,即使有對口初中的房產,也只能進入公辦初中的平行班?!?/span>
“比如,上海中學,一本率接近100%,16年清北錄取了55人,要知道清北在上海每年共錄取200出頭!這樣病態(tài)的優(yōu)質資源壟斷與分配不均,你就不怕孩子也病態(tài)嗎?所以,如果無法去好的學區(qū)上好的公立小學,咱們再忙什么都是瞎忙!他永遠逃不出這個怪圈!“
我女兒沉默了,低下頭委屈地哭了起來,自此她再沒提面試公辦學校一句話。
那場會開了2個多小時,女婿的據(jù)理力爭說服了所有人,也讓我心存慚愧:我一直強調家學,但唯獨又違背了家學。
6
家學是用來營造環(huán)境,而不是環(huán)“競”。童年之所以可貴,并非在這個時間學會最好的東西,而是讓最好的東西能延長時間。家長的職責理應是平整土地,而非焦慮時光——去做三四月的事,等到八九月份自有答案。
在電影《一九四二》里,張國立飾演的老東家在逃難時給家仆說:“我知道怎么從窮人變成地主,等咱們到了陜西,十年之后我還是東家”。仆人聽了很激動,立馬回應道:“到時我還給您當長工?!?/span>
我一度以為這就是“階級傳承”,骨子里的東西是變不了的。但經過這三年對孩子的“牛蛙培養(yǎng)”,我忽然想到另一個故事。
李斯曾講,糧倉里的老鼠不怕人,但茅廁里的老鼠怕人,所以出身并不重要,你究竟處在什么樣的環(huán)境和地位最重要。
現(xiàn)在回頭看,過去這三年我們作為家長的混賬之處,是做著把孩子從糧倉送向茅廁的愚蠢之舉!
不過,雖然我現(xiàn)在想通了這個道理,但我還是過不了感情這一關。移民?豈不是我就很難在見到我心愛的外孫了?雖然我會極大概率的支持他們移民,但要與外孫分隔兩地,這對我這個年齡來講,是最大的打擊。
為了打消我的顧慮,女婿帶我去他咨詢的移民機構當面做咨詢,后來在鳳凰衛(wèi)視《中國新移民》看到了這家機構,還是美國投資移民的引入機構,老板姓丁,據(jù)說是美國EB-5第一人。
第一次談完后,公司給我們出了兩套針對我外孫的海外教育規(guī)劃方案,分別針對美國和西班牙,前者是教育資源最好最雄厚的地方,而第二個則代表了整個歐洲,兩個不同的方向。聽女婿說,這家機構對教育蠻關注的,還資助過清華大學的一個國際學生中心,也是做海外教育規(guī)劃比較早的。
相比于歐洲,我們更傾向美國,但是外孫還太小,必須家長陪讀,這就涉及一個排期問題,美國的排期目前排到了6年,這讓我們實在難以接受。女婿的計劃是讓媽媽先帶著孩子去到西班牙,在那里上美式教育的學校打基礎。況且,西班牙是房產投資移民,很少的錢買一套房子,既解決了移民問題,又解決了陪讀的房產問題,甚至還能解決學區(qū)房問題,當然,馬德里什么的的學區(qū)房可比上海便宜多了。到了那邊,空氣清新,地廣人稀,孩子的競爭壓力又小很多,生活自然會比在大上海要來得舒服得多。
&【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,了解更多】